最近,小白在微信后台收到不少宝妈的“奇葩”吐槽:
“孩子4岁,已经报了舞蹈、钢琴、画画三个兴趣班了,最近娃又迷上了科学实验,要不要给他报呢”
“当初娃吵着要报舞蹈班,现在报了钢琴班就不想去舞蹈班了,理由居然是钢琴班不用站着上课”
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报班“趣闻”小白也不是头一次见。
“兴趣班”无论是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甚至高中都是家长们逃不过的选择,而怎么选择就是家长们可以把握的了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给孩子报班那些事~
要说现在的父母有多难,前两天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“家长退群事件”,让我们看到了成年人的崩溃。不得不说这年头养娃太难了,说起育儿、兴趣班、鸡娃……家长们仿佛如临大敌。
如今的兴趣班除了掏空家长的时间和精力,还要掏空你的钱包~有些兴趣班纯属变相的“托儿所”,给娃报了等于浪费钱不说,还得浪费娃的时间,这钱小白觉得还不如给老母亲自己买个包。
看大家踩过的雷、流过的泪、跳过的坑,在这里,小白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跟大家说说。
拒绝跟风,想清楚培养兴趣or特长
拒绝盲目跟风摒弃攀比,学前教育期的孩子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才是重点。
在报兴趣班之前,理性思考一下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特长,如果是培养兴趣,其实在家也可以培养,如果是培养孩子特长,那就选择兴趣班。特长培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家长要做好随时变身虎妈的觉悟。
父母擅长的孩子一般都能学好
父母擅长的领域可以重点培养,一般而言孩子多半也能学好。举个栗子,从小在书香世家长大的孩子,爷爷和爸爸经常会在家中研究探讨书法造诣,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,孩子自然而然对书法产生兴趣,因而很大程度上也能学好书法。
没有功利性的学习最为致命
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动力,没有“目标的”兴趣班,对孩子而言,后果不仅仅是浪费几年的光阴,还可能错过学习习惯养成、多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期。
能够吸引孩子持久学习兴趣
最重要的一点,能够吸引孩子的持久学习兴趣。市面上的兴趣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艺术类、体育类、语言类(英语)、逻辑思维类。虽说学习兴趣“因人而异”,但小白问了几个过来人之后,发现近九成的孩子对乐高、科学实验这样动手型、趣味型的课程毫无抵抗力。
有些家长问,我只是想让孩子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,顺便缓解下带娃的日常压力,我该怎么选?
其实很简单,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天赋或兴趣爱好,如果你的孩子对数字敏感,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兴许可以让这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,如果平时娃喜欢跟着电视哼音乐乐感不错,或者喜欢蹦蹦跳跳对舞蹈感兴趣,可以选择芭蕾、音乐等艺术类……
总之,希望诸位宝妈在挑选兴趣班这件事上能够理性思考,毕竟能实现“兴趣班自由”的是少数,咱还得捂紧钱包过日子。
兴趣班是不是报的越多越好呢?有些宝妈一说到兴趣班就焦虑难耐,恨不得给娃全报上!
说到这,前两天的新闻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,新闻讲述了一个被逼疯的女娃娃,晚上11点还在写作业,原因竟然是白天都去忙着上兴趣班,爹妈给报了11个兴趣班!小白一看日程表,这行程堪比明星赶通告……遇上这种疯狂的爹妈,时间管理大师也束手无策吧!
这真的不是害了孩子吗?家长们是不是思考下给娃做做减法,“超量”的兴趣班只会适得其反,耗费孩子大量的精力,什么都想学但什么也没学好。
如果只能给娃报一个兴趣班,你们更倾向于哪类?宝妈们竟然对STEM教育情有独钟。时下最炙手可热的STEM教育多以培养孩子思维逻辑为主。
其实报班这事就跟“海选”一样,如何花适量的钱报最理想的教育机构?这是宝妈们需要考虑的,小白建议宝妈们不妨选择先试听再报课。小白所说的试听可不是坐在教室后面刷手机,而是要仔细观察衡量以下几点:
1.课堂上孩子的学习反应,辨别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度和学习持久度,这也是最终决定报不报课的关键点。
2.老师的教学张力。老师授课是不是紧凑有逻辑?老师的互动能不能调动孩子积极参与?
3.课程的整体安排。课程内容是不是有趣?知识点学习是否与孩子年龄相符?整体课堂安排是否合理?课堂有没有互动性?
沪ICP备17029939号-2Copyright©2018 斯坦星球 版权所有